心經

《心經》在張愛玲的短篇里,大約沒甚麼名氣,然而別具一格,也還是張愛玲的味道。

近來的風氣格外大膽,同志盛行,各處漫延著基友、搞基之類的詞彙,彷彿homosexuality已經不是大膽話題,相反,正是流行所向。然而沒有美感。

早些時候,彷彿是2007年,有一部泰國電影《暹羅之戀》,雖是講同性之戀,雖是青春偶像片,然而讓我覺得了美,覺得了精緻,逢人就推薦。但是個人喜好的不同,許多還未看完小時候那一場開場劇就等不下去了,我以為很可惜,也不好勉強。而且尤其因為這部片子不適合熱鬧,偏好於個人的欣賞。

新近的雖然大膽,無非是鬧鬧,滑稽戲罷了。

可是我要說的是近代,共黨以前的事了。張愛玲作《心經》,不是同性之戀,是父女之戀。這在當時算是大膽極矣,即使放在當下,也還算是禁忌,不比基友之流。雖說張亦有寫作同性戀,《同學少年都不賤》大抵算是了,我倒不打算談。

一般認為張有戀父情結,《小團圓》出來的時候,亦常見有評說,張愛上胡蘭成是出於戀父,且不論是否,這裡只是提一下。

許小寒是怎樣愛上自己的父親的,張未有提及,在我以為是頗難理解。小寒自己倒格外得意,其實時常有向同學們暗示。“這是我爸爸。我要你們把他認清楚了,免得下次你們看見他跟我在一起,又要發生誤會。”“上次有一個同學,巴巴地來問我,跟你去看國泰的電影的那個高高的人,是你的男朋友麼?我笑了幾天——一提起就好笑!”

如果說孩子氣的話還可以理解,偏偏許峰儀又愛著自己的女兒,這樣大的一個人了,簡直無法理解。他當然覺得不安,倫理上是如何都說不過去的。小寒是自然不肯讓步的,所以也不難理解結局了,當然是許峰儀做了背叛。

可是許峰儀選擇了綾卿,讓綾卿做了代替品,其實還是有愛戀女兒的意思。小寒生日那天,許峰儀就覺得了綾卿同小寒長得像,她們彈琴後,峰儀有說“你們兩個人長得有點像”。也不知是否當時就下了主意。

故事自然是一個悲劇。

最可憐的當然是小寒母親,是小寒一手造成的,最後竟又想讓母親可以管管父親,多少有些荒唐。她父親還會在意她母親麼!她造就了許多悲劇人物,可是她自己是最大的悲劇。我自然沒有責怪的意思,反而是覺得了可惜。

《心經》在張愛玲的短篇里,大約沒甚麼名氣,然而別具一格,也還是張愛玲的味道。